胥正川:新基建重科技,不可盲目投资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订:
- 2020-06-10 15:37:58
摘要:
以下内容整理自第一财经
Q :和传统基建项目相比,新基建为什么有更好拉动基建投资的属性呢?
胥正川:跟以前的铁公鸡——老的基建项目相比,这次的新基建更能体现出科技的含量,所以纳入了一个科技的考量。这是它跟以前老的传统的基建项目不同的一个地方。不管是老的基建,还是新的基建,一定会带来经济的提振,因为投资可以刺激它们,而且目前的刺激并不是漫灌的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所以我们国家在未来产业发展当中所需要的一些产业投资,我认为是恰当,也是会有效的。
对于新的基建适不适合投资,回报周期是否会变长呢?这是一定的,所有的基建项目本身的回报周期都会比较长,不管是新基建,还是老基建,都一样。只不过新基建相比老基建,注入了科技的含量,而高科技又有高风险,所以在这次的新基建投资当中,它不但有增强的问题,同时也有风险的问题。
Q :除了拉动投资之外,从长期来看,新基建将如何帮助中国经济的转型? 胥正川:这次疫情让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了,经济必须转型提升。怎么提升呢?就是用数字化的方式、用数字化的神经系统,来改造我们的企业,使得企业更加地敏捷,使得企业的生产更加智能。所以这是下一步。以前我们讲数字经济,现在我们更多地强调经济的数字化,就是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企业都会纳入数字化的一个元素,而其非常大的一个推动力就在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改变了我们以前很多的信息运作的规律,为什么?因为这次人工智能的发展第一次把知识的产生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很重要的点,以前的人工智能是我们把知识人力整理好了以后交给机器,这次机器具有了自主产生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会跟各行各业相结合。所以我们说经济的转型和提升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新基建会推动这样一个发展。 Q :在政策的支持下,如何避免新基建发展过程当中的羊群效应呢? 胥正川:就像前面我讲到的,这次新基建的建设不但是有长周期的概念,同时也有风险性,所以我想各个地方企业、各个地方政府,千万不要说人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那很有可能(让投资)“打水漂”。这些新基建项目既然包含一定的风险性,就需要慎重地对待,结合当地产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去投资那些当地企业真正需要的或者是地方有这样一个优势的发展,这样一个产业才更加地科学。 我看这次所公布的新基建项目,各地政府还是比较理性和审慎的,在大部分投资额度当中,基本上还属于老基建项目新的延展或者是纯粹的基础设施,比如5G的建设、传感器的建设,这两个恰恰也就是人工智能产业要想发展的第一个风口,先把这两个产业做好了,后面才能去发展人工智能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