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平稳发展,有信心、有基础、有底气”——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订:
- 2021-01-06 10:15:22
摘要:
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迈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2021年。我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宏观政策如何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8个字形容当前经济:持续恢复、稳定回升
问: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经济?明年经济工作面临哪些挑战和积极因素?
答: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可用8个字形容:持续恢复、稳定回升。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抗疫和发展的显著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防险能力、抗压韧性和发展活力。
“三个率先”世人瞩目——
在世界上率先控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预计2020年经济增速2%左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三大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科技实力不断加强,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量子计算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规模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效果显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成效。
“六稳”“六保”明显见效——
稳就业保就业保民生目标实现,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保市场主体稳预期稳金融看到实效,全国市场主体达1.3亿户;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取得成效;保粮食安全保能源供应保基层运转任务得到落实。
当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态势还在持续,世界经济恢复增长还缺乏支撑,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平稳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底气。
信心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基础来自于,完整的生产体系、完善的配套能力、健全的基础设施,拥有强大供给能力;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超大规模内需市场;9亿劳动年龄人口、2亿技能劳动者,兼具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还有改革开放深化的红利,为2021年经济打下良好基础。
底气来自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匹配;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
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问: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有哪些具体举措确保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答: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和基础。
布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在粮食、种子和耕地方面,编制新一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推进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
二是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着力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快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水调水等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
深化市场化改革,制定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深化能源、铁路、电信、资源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工作。
推进高水平开放,实施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强化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
五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针对“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宏观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问:有不少企业都担心,支持政策撤得太急。明年宏观政策如何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如何把握好时度效,不急转弯?
答:一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方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先就业的政策。
二是把握好宏观政策时度效,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急转弯。
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临时性救助政策将稳妥退出,但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继续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主体的政策,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将延续实施。投资政策如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建设债券总体稳定。
三是把握好宏观政策节奏,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与前几年相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1年宏观政策取向的表述,增加了“可持续性”。主要是考虑处理好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等关系,以政策的可持续实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加发展动力,促进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四是把握好宏观政策重点,提高政策精准性,科学有效实施。
加强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收入分配调节的支持;优化投资结构方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重点围绕新型消费、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农村消费、消费供给等方向,推出有针对性的举措。
五是把握好宏观政策目标,增强政策协调性,维护经济正常运行。
宏观政策要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经济运行指标回归合理区间。要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发挥好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作用,协同互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